1945年春天,中共的七大盛会在延安热热闹闹地开场了。可这事儿吧,让挺多人,尤其是那些从井冈山时代就跟着毛主席的老同志,心里直犯嘀咕:咋毛主席在审核要选的中央委员名单时,大笔一挥,就把李井泉的名字给勾了呢?
李井泉或许不像某些老前辈那样名声在外,但他的真本事和付出,那是一点都不比别人差。为啥毛主席会在名单上把他的名字给划掉呢?那些爱琢磨事儿的人,琢磨来琢磨去,最后算是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,他们对毛主席,那叫一个更加佩服!
【是毛主席的爱将】
李井泉,老家在江西临川,年轻时思想前卫,接受过新潮的教育熏陶。他还参加过党组织在南昌举办的农民大会,那叫一个热血沸腾。1927年,南昌起义的部队路过临川,李井泉二话不说,脚底生风就跟着队伍走了。
三河坝那场激烈的战斗过后,李井泉和党组织不慎走散了。尽管革命的道路看起来曲折又艰难,李井泉却没有动摇心中的信念。他选择留在了大埔、梅州这些地方,默默开展着地下工作。时光流转,到了1930年,李井泉的人生轨迹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。
这一年,李井泉不辞辛劳,长途跋涉从广东跑到了江西,终于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。
毛主席对李井泉那是相当看好,觉得他说话有水平,脑子也灵光。所以,毛主席就决定让他负责政治方面的工作。为了让李井泉能更快地在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中大显身手,毛主席还特别钦点他做了自己的贴身秘书呢。
能当上毛主席的秘书,那可是不少人心中的美梦,而李井泉就幸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。他可没白白浪费这难得的时光,成天就跟在毛主席屁股后面,逮着机会就学。虽说只在毛主席身边待了短短十个月,但他从毛主席那儿汲取的智慧,那可是够他受用一辈子的宝贝。
有位老前辈这样称赞李井泉:“你对毛主席那叫一个铁杆支持,始终不离不弃地追随毛主席的脚步,简直就是毛主席身边的一位忠实追随者。”
1931年初那会儿,李井泉被毛主席点将,摇身一变成了红三十五军的政委,一到部队就成了军里的头头脑脑。这明摆着是毛主席对他特别看重嘛!而李井泉呢,也是真有两把刷子,没白让毛主席这么器重他,靠着办事利索、能力出众,给毛主席挣足了面子。
在红军长征那段艰难的日子里,李井泉立场坚定,和朱德、刘伯承肩并肩,一起抵制张国焘搞的那套“分裂”把戏。这事儿让毛主席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,觉得李井泉真是个靠得住的好苗子。打那以后,毛主席对李井泉更是刮目相看,信任倍增,有啥重要任务都爱找他来挑大梁。
抗战烽火燃起后,李井泉接到命令,前往大青山区域去创建抗日斗争的新天地。他一边忙着收拾那些为非作歹的土匪,一边还得应对日伪军不断的“围追堵截”和疯狂扫荡。没过多久,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就逐渐站稳了脚跟,有了不小的进步。见此情景,毛主席又把李井泉调到了晋西北。到了新地方,李井泉还是一如既往地卖力工作,出色地完成了任务。
这时候的李井泉,简直是毛主席心目中的得力干将了。
【为什么划去李井泉的名字】
1943年那会儿,李井泉可是被毛主席更加器重了,一跃成为了抗大的政委,挑起了大梁。
抗日军政大学,那可是咱们党的“革命摇篮”,肩负着培育英才的重任。党中央对它那叫一个重视,直接派来了徐向前大将军当校长,还有李井泉同志当政委。你说,这配置,能力能差得了嘛?
李井泉为人谦逊不张扬,而且本领高强,这让毛主席对他一百个放心。转眼间到了1945年,盼了好几年的中共七大终于要拉开帷幕了,相关部门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一份中央委员候选人的名单。
论起资历和贡献,李井泉那是绰绰有余,自然而然,他的名字就稳稳当当上了那份名单。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毛主席在过目这份名单时,大笔一挥,竟然把李井泉的名字给勾掉了。
毛主席决定把李井泉的名字给去掉,他心里是有盘算的。他觉得,要是井冈山出来的同志占得太多,这对整个党的大伙儿和谐相处可不太好。
因此啊,毛主席特意给李井泉寄了封信,就想让他心里头明白自己的意思。信里头,毛主席是这样写的:咱们的七大,得开成一个大家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的大会,得是个庆祝胜利的大会。我深信,你肯定能全心全意地帮咱们把这次大会开得漂漂亮亮的。
【顾全大局引来非议】
收到毛主席的来信后,李井泉心里明白了,这次中央委员的位置是与他无缘了。但他没有丝毫的抱怨,更没有觉得心里憋屈,因为他懂得,毛主席这么做是为了整体的利益着想。而他呢,向来也是个把大局放在第一位的人。
就算在中共七大的时候,李井泉没当上中央委员,可毛主席还是特别信任他、看重他。等新中国一成立,李井泉就成了四川省的头儿。更厉害的是,在中共八大五中全会上,他还被选为了政治局委员呢!
还是在四川那片地界儿,李井泉因为总爱顾着大局着想,结果倒招来了旁人的议论纷纷。
1960年那会儿,日子挺不容易的,李井泉在四川当家做主的时候,愣是顶着省内的重重难关,一次又一次地给上海、北京、天津这些地方送去了救命粮。就因为这事儿,他还被不少人给说三道四了呢。
1962年的时候啊,李井泉在那个“七千人大会”里头,连着做了两次自我反省。他那些老朋友、老战友们,看着都替他觉得心里憋屈。可话说回来,那会儿大家伙儿也是干着急,使不上啥劲儿。
毛主席对李井泉这位从井冈山时期就跟随他的得力干将,有过一次幽默又充满善意的提醒:“你呀,只知道一心为公,毫不自私,可也得知道,有时候为了大局,也得学会适当为自己留点余地嘛。”
对于外界的种种议论,李井泉选择了默不作声。1989年,他就这样在无声中,走完了自己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。